(2023四川南充15~18题15分)阅读下面文言文,完成1~4题。
【甲】
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。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。至舍,四支僵劲不能动,媵人持汤沃灌,以衾拥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,主人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朱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烨然若神人;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,略无慕艳意,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。今虽耄老,未有所成,犹幸预君子之列,而承天子之宠光,缀公卿之后,日侍坐备顾问,四海亦谬称其氏名,况才之过于余者乎?
……
东阳马生君则,在太学已二年,流辈甚称其贤。余朝京师,生以乡人子谒余,撰长书以为贽,辞甚畅达。与之论辨,言和而色夷。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,是可谓善学者矣。其将归见其亲也,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。谓余勉乡人以学者,余之志也;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,岂知予者哉?
(选自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【乙】①
读书宜勤恳勿懈,看书宜细心有恒。现看《史记》,颇切实用,每日规定看十页,必须自首至尾,逐句看下,有紧要处,摘录读书日记簿。有费解处,另纸摘出,求解于先生。今年若能看完《史记》,明年更换他书。惟无益之小说与弹词②不宜寓目,观之非徒无益,并有害处也。
(节选自《郑板桥家书·潍县署中谕麟儿》)
〔注释〕①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中写给儿子的家书。②弹词:一种把故事编成韵语,有白有曲,以弦索乐器伴唱的说唱文学。
1.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(3分) ( )
A.色愈恭,礼愈至 至:周到。
B.主人日再食 再:第二次。
C.媵人持汤沃灌 汤:热水。
D.观之非徒无益 益:好处。
2.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3分) ( )
A.人多以书假余 徒以有先生也(《唐雎不辱使命》)
B.俟其欣悦 其真无马邪(《马说》)
C.当余之从师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(《狼》)
D.必须自首至尾 自三峡七百里中(《三峡》)
3.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(3分) ( )
A.甲文叙述了作者的求学经历,强调了只要勤奋向学、虚心好学,即使学习条件艰苦、生活艰难,也能学有所获。
B.乙文作者讲述了读书的态度与方法。态度上要勤恳且有恒心,方法上要循序渐进、要善抓重点、要有所取舍。
C.甲文作者告诉马生为学之道,没有直接说理,让道理从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中自然流露出来,显得亲切平易。
D.乙文作者从家长的角度,直接说理,观点鲜明,论证严密,阐述充分,告诫儿子为学应有的态度和方法。
4.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。(6分)
(1)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(3分)
(2)有费解处,另纸摘出,求解于先生。(3分)
【参考答案】
1.B 【解析】“再”的释义应为“两次,两顿”。故选B项。
2.C 【解析】A项中的“以”分别为“介词,把”/“连词,因为”;B项中的“其”分别为“代词,他”/“副词,加强诘问语气”;C项中的“之”均为“用在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”;D项中的“自”分别为“介词,从”/“介词,在”。
3.D 【解析】从乙文阐述的内容看,“论证严密,阐述充分”的说法与原文不符。
4.(每小题3分,共6分)
示例:(1)(我)抄写完毕后,(便马上)跑去送还书籍,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。(“走”“逾”各1分,句意1分)
(2)有不好理解的地方,另外用纸摘录出来,向先生寻求解答。(“费解”“于”各1分,句意1分)
【参考译文】【乙】读书应该勤奋诚恳而不懈怠,看书应该细心且有恒心。(你)现在读的《史记》,很切合现实运用,(可以)每天规定(自己)看十页,必须要从开头看到结尾,逐句逐句地读下去,有重要的内容,把它摘录到读书日记簿上。有不好理解的地方,另外用纸摘录出来,向先生寻求解答。今年如果能读完《史记》,明年就更换其他的书(来读)。只有(那些)读了没有益处的小说和以弦索管乐伴唱的说唱文学,不应该进入视野,看了它们不只没有好处,而且还有害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