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府诗歌——辉煌了千年,孤寂了千年,传承​

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、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,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。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,经由乐府保存下来,汉人叫做“歌诗”,魏晋时始称“乐府”或“汉乐府”。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,亦称“乐府诗”。

 

(一)文学地位

 

汉乐府是继《诗经》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,不同于《诗经》,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。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据了重要位置,它用通俗的语言创造出贴近生活的作品,由杂言渐趋向五言,采用叙事写法,刻画人物细致入微,塑造人物性格鲜明,故事情节较为完整,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,着重描绘典型细节,开拓了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,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。“乐府诗”成为继《诗

经》《楚辞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。

 

(二)《乐府诗集》

 

《乐府诗集》是继《诗经·风》之后,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总集,由北宋郭茂倩所编,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。《乐府诗集》是汉朝、魏晋、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,内容十分丰富,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,主要辑录汉魏到唐、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,共5000多首。它搜集广泛,各类有总序,每曲有题解。

 

(三)《乐府诗集》的重要内容

 

《乐府诗集》中的汉族民歌尤为出色,表达的情感具体分类如下。

 

① 乐府民歌直接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,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情绪,还有一些斗争的场面。这类作品有《鸡鸣》《相逢行》《平陵东》《妇病行》《十五从军征》《东门行》《陌上桑》等。

 

② 封建阶级对农民的压迫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上,而且体现在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方面,汉武帝以来“三纲五常”的精神枷锁严重地束缚劳动人民,妇女所受的压迫尤甚。乐府诗有很多反映妇女命运的篇章,《上山采蘼芜》就是典型。

 

③  表现健康、纯美的爱情。男女情爱是诗歌中的常见题材,主要有《江南》《上邪》《有所思》等。

 

④ 还有一些反映东汉后期给知识分子造成的忧惧、漂泊之苦,及他们的消极情绪。

 

这类作品主要是《乌生》《枯鱼过河泣》《满歌行》《西门行》等。其中前两篇采取了寓言诗形式,别具一格。

 

 

代表作品

 

1.木兰诗

 

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。

 

问女何所思,问女何所忆。女亦无所思,女亦无所忆。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。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。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。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

 

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旦辞爷娘去,暮宿黄河边,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。旦辞黄河去,暮至黑山头,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。

 

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

 

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可汗问所欲,木兰不用尚书郎 ;愿驰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

 

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 ;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 ;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,脱我战时袍,著我旧时裳,当窗理云鬓,对镜帖花黄。出门看火伴,火伴皆惊忙 :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

 

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 ;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

 

写作背景 《木兰诗》又称《木兰辞》,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。

 

北宋郭茂倩编撰的《乐府诗集》中将其归入《横吹曲辞·梁鼓角横吹曲》中,也是一篇乐府诗。

 

思想内容 此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,女扮男装,替父从军,在战场上建立功勋,回朝后不愿作官,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。这首诗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、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。

 

文中名句    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

 

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 ;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

 

2.长歌行

 

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
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

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

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
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
 

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乐府诗,作者在时光如水的慨叹中写下了这首诗。

思想内容 通过一些特有意象的选取,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情感,告诫人们要珍惜年华,努力拼搏,否则悔之晚矣!

 

文中名句    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
 

 

孔雀东南飞(节选)

 

鸡鸣外欲曙,新妇起严妆。著我绣夹裙,事事四五通。足下蹑丝履,头上玳瑁光。腰若流纨素,耳著明月珰。指如削葱根,口如含朱丹。纤纤作细步,精妙世无双。

 

写作背景 《孔雀东南飞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,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。这首诗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(今安徽境内)的一桩婚姻悲剧。原题为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,因诗的首句为“孔雀东南飞,五里一徘徊”,故又有此名。全诗350余句,1700余字。

 

思想内容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、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,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,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。

 

文中名句 孔雀东南飞,五里一徘徊。

生人作死别,恨恨那可论。

君当作磐石,妾当作蒲苇。

蒲苇纫如丝,磐石无转移。

举手长劳劳,二情同依依。

腰若流纨素,耳著明月珰。

 

3.上邪

 

上邪!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。山无陵,江水为竭,冬雷震震,夏雨

雪,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!

 

写作背景 《上邪》为《铙歌十八曲》之一,属乐府诗集《鼓吹曲辞》。《上邪》是一首民间情歌,是一首感情强烈、气势奔放的爱情诗。

 

思想内容 诗中女子表达了她对爱人忠贞不渝的感情。她指天发誓,指地为证,要永远和心上人相亲相爱。

 

诗中名句 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。

 

4.十五从军征

 

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道逢乡里人 :“家中有阿谁?”

“遥望是君家,松柏冢累累。”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。

中庭生旅谷,井上生旅葵。舂谷持作饭,采葵持作羹。

羹饭一时熟,不知贻阿谁。出门东向看,泪落沾我衣。

 

写作背景 《十五从军征》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,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幸和痛苦,作品真实、深刻、催人泣下。

 

思想内容 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,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。这首诗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、罪恶,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,而是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、时代的动乱。

 

诗中名句    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